虚拟偶像的文化赋能及其文化想象
作者:解迎春
摘 要:虚拟偶像是数字技术与偶像文化共同孕育的虚拟生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虚拟偶像的生产与消费中,但学界对此的关注集中于技术赋能、粉丝赋权和参与式文化的探讨,较少关注虚拟偶像的文化价值。通过对 B 站和虚拟偶像动态的长期观察发现, 虚拟偶像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文化创造力为核心概念的文化赋能,带来了粉丝偶像化现象。另一方面是以文化媒介为核心概念的价值表达和解决矛盾的重要功能,体现在虚拟偶像养成与粉丝文化实践过程中,消弭不同次元文化双向破壁所面临的文化冲突。研究认为随着虚拟偶像创造者和接受者变得更为广泛、更具包容性,虚拟偶像文化激发的文化创造力将颠覆传统社会里偶像身体和文化都被垄断的现实,推动偶像民主化的文化想象。偶像民主化的意义在于将实现所有人在偶像权利上的平等,激发个体的自觉能动性,拓宽文化精英可被选择范围的广度,以及文化精英自我解释的方式。
关键词:虚拟偶像;文化赋能;文化想象;粉丝偶像化;偶像民主化
一、引言
二、虚拟偶像养成与粉丝文化实践
三、作为文化媒介的虚拟偶像
四、虚拟偶像的文化溯源与偶像民主化的文化想象
五、结论
参考文献
[1] J-H. Martin. Andy Warhol:The Late Work. Prestel Publishing,2004:55.
[2] 喻国明,耿晓梦. 试论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的技术赋能与拟象解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1:23-30.
[3] 高寒凝. 偶像本虚拟:偶像工业的技术革新、粉丝赋权与生产机制. 媒介批评,2019,00:74-82.
[4] 宋雷雨. 虚拟偶像粉丝参与式文化的特征与意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2:26-29.
[5] J. Guga. Virtual Idol Hatsune Miku / / Arts and Technology: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ArtsIT 2014. Cham:Spring- er,2015:36-44.
[6] P. Cohen. 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Woking-class Community / / Stuart Hall. Culture, Media and Language. London: Hutchinson,1980:82-83 / / 胡疆锋,陆道夫.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 南京 社会科学,2006,4:87-92.
[7] 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毛怡红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0.
[8] D. Black. The Virtual Idol:Producing and Consuming Digital Femininity / / Idols and Celebrity in Japanese Media Cul- ture.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2:209-228.
[9] 孟登迎. “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 外国文学,2008,6:93-102.
[10] 马中红.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 文艺研究,2010,12:104-112.
[11] 克里斯汀·格莱德希尔. 明星制:欲望的产业. 杨玲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62.
[12] 让·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0-121.
[13] 张驰. 后身体境况———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 电影艺术,2020,1:94-99.
[14] 李镓,陈飞扬. 网络虚拟偶像及其粉丝群体的网络互动研究———以虚拟歌姬“洛天依” 为个案. 中国青年研究, 2018,6:20-25.
[15] 施蒂格·夏瓦.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 刘君,李鑫,漆俊邑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21-23. [16] P. S. Michel. A Brief History of Virtual Pop Stars. 2016-07-15. [ 2020-10-03] https: / / pitchfork. com / thepitch / 1229-a- brief-history-of-virtual-pop-stars/ .
[17] 马克. 波斯特. 第二媒介时代. 范静哗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5.
[18] 袁梦倩. 赛博人与虚拟偶像的交互:后人类时代的跨媒介艺术、技术与身体———以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传播 实践为例. 媒介批评,2019,00:64-73.
[19] 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7.
[20] 战泓玮. 网络虚拟偶像及粉丝群体认同建构. 青年记者,2019,11:7-8.
[21] 邵燕君等.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12.
[22] 欧阳友权,邓祯. 中国二次元文化的缘起、形塑与进路. 学术月刊,2020,3:132-140.
[23] 中央民族大学,光明日报“媒介与文化研究”联合课题组. 青年亚文化,在“破壁”中展现新图景. 光明日报,2020- 07-24.
[24] Zebra IQ. The State of Gen Z 2019(2019-07-05) . [2020-10-03] http: / / www. 199it. com / archives/ 900050. html.
[25] 关关. 共青团虚拟偶像四小时即下线,追爱豆式爱国为什么不行? 雪球,2020-02-18. [ 2020-10-03] https: / / xueqiu. com / 9204387113 / 141484301.
[26] P. Milgram,F. Kishino. A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1994, 77(12) :1321-1329.
[27] S. A. Matilde.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 Produser" :Japan's Virtual Idol Hatsune Miku From Software,to Network,to Stageusa / / Post-screen:Intermittence+Interference. Lisboa,2016:117-128.
[28] D. Horton,R. R. Woh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interpersonal &Biological Proces- ses,1956,19(3) :215-229.
[29] 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肖志军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9;13.
[30] E. D. Semeraro. Is A. I. The Next Step For Influencer Marketing? Meet Lil Miquela. 2019-10-15. [2020-10-03] https: / / www. tubefilter. com / 2019 / 10 / 15 / ai-next-step-influencer-marketing-lil-miquela / .
[31] 爱奇艺华北创意策划中心. 未来到来:2019 虚拟偶像观察报告. 2020-03-06. [ 2020-10-03] http: / / www. 199it. com / archives/ 1004591. html.
[32] 卡尔·曼海姆. 文化社会学论集. 艾彦,郑也夫,冯克利.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92;228;202.
[33] 李东晓. 媒介批评视角下大众媒介的偶像现象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167-169.
[34] 周宪. 视觉文化的消费社会学解析. 社会学研究,2004,5:58-66.
[35] S. G. Weinbaum. Pygmalion’ s Spectacles. Auckland:The Floating Press,2012:5 / / 施畅. 虚拟现实崛起:时光机,抑或 致幻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6:95-99.
[36] E. H. 贡布里希. 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 范景中,杨思梁译.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124-132.
[37] 尼采. 偶像的黄昏. 卫茂平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3.
[38] R. Douthat. The Decadent Society:How We Became the Victims of Our Own Success. Avid Reader Press / Simon & Schuster,2020 / / 孔元. 偶像的黄昏. 读书,2020,7:128-133.
[39] 李康化. 文化民主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政策———基于文化公民身份视点的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9, 1:136-150.
[40] 尼克·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 王文斌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23-324.
[41]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 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编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3.
[42] 辛德曼. 数字民主的迷思. 唐杰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17.
[43] 曼纽尔·卡斯特. 认同的力量(第二版) . 曹荣湘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16.
作者单位:
解迎春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东湛江 524048
中图分类号:G206;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443(2022)02-0091-12
项目基金: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J19YB08)
DOI:10. 14086 / j. cnki. xwycbpl. 2022. 02. 009
收稿日期:2020-09-28